关于永登民间文化传承:我不得不说苦水周员外家的民间故事

Connor 火币交易所 2022-10-03 340 0

关于永登民间文化传承:龙阁我不得不说苦水周员外家的民间故事

周厚澎

这几天,天气发了狂,苦水待了两天就实在待不住了,一个字:热龙阁。于是往北上了永登,想在永登避暑,过完这酷暑之后最难熬的“秋老虎”天气。来到永登,让我大跌眼镜的是:还是死是个热。但比起苦水来,还是凉爽了许多。

这门是出不了啦,加上疫情的缘故,就宅家吧龙阁。从卧室到厨房,八步,从客厅到书阁,十步。周而复始,复而周始。把简单的事做复杂,把复杂的事做简单。这就是我的日常生活。忽然又自嘲起自己:苦水周员外家的,你要恪守先人的优良传统,继续发扬光大周而复始的精神。

于是,吃饱喝足之后便往书阁里钻,埋头爬格子龙阁。所谓书阁,就是传说中的“空中楼阁”,不大,约三步,咫尺之间,但却窗明几净,凌乱而有序。坐在书阁里,低头,窗下是车水马龙的国道,抬头,远处是青龙山的那片绿。

但这“空中楼阁”,比起苦水的萱帽书院来,那就少了太多的乡土元素龙阁。书阁位于东,古代人谓曰:东方有青龙。遂沾沾自喜中,雅称自有贵人扶持。自古文人多清高,我也脱不了这个俗,遂取名为青龙阁。自诩为:青龙山人。因住在青龙山下,加上永登早晨第一缕阳光就能洒进书房里,所以就有了晨读的这一良好习惯。

展开全文

说名心里话,我是喜欢早晨的清新和夜晚的宁静龙阁。但作为一个广义上的永登人来说,我主要研究的是关于兰州范围内的人文地理,但重点却在永登这片沃土上,而在永登,我主要精力放在苦水文化的研究和挖掘上,因为,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苦水周氏后裔,从小在苦水堡文化的熏陶下长大的,关于苦水的历史和文化,最起码地有一点“口传心授”。这就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狭义解释吧。

于是在这个“空中楼阁”上,我开始了天马行空的文字创作龙阁。继《在那玫瑰花盛开的地方》、《神秘的永登河西文化》和《李佛传奇故事》之后,我一气呵成,用民间准确的词汇形容:吹灯拔焟。完成了长篇小说《苦水堡》、《猪驮山传奇》、《苦水周员外家》三部创作,真正地成了一位传承永久、名属其实的“周小吹吹”。

关于“周小吹吹”,这里还有一段啼笑皆非的故事哩龙阁。故事就源于苦水周员外家。故事的主人公——周有民公,即我的曾祖父,一个清末民国初期的落魄秀才,一个苦撑周氏家族的顶梁柱。曾祖父善于文墨,却不善于生意经营。以致周氏家族逐步走向衰败。不曾想祖荫青睐,曾祖父老年得子,生了我的祖父,凭一已之念,给祖父起了一个高大上的官名:文铎。铎者,是一种中国古乐器,大铃,形如铙、钲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盛行于中国春秋至汉代。木铎。铃铎。铎舞。中国古代铜制打击乐器。多用于军旅。曾祖父希望想让祖父把自己的学问传承下去,然则,家族的衰败,曾祖父的去世,孤儿寡母的贫困生活,无力供养,让祖父无缘读书,最终是以粗识字的人生来结局。

在这世间,若上天给你关闭了一扇门的同时,还给你开启了一个窗户龙阁。祖父虽未在文化上受益,但在家庭成分上成了典型的贫下中农的一分子,可谓是根红苗壮。说话办事上有一定的天赋。解放后,祖父在农会任职时,时任苦水乡乡长范学勤陪同永登县杨亨县长来苦水视察农业,祖父针对苦水土壤的特性,总结出了“渣即绵,绵即渣”的周氏定律,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这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言论经传播后,苦水民众便给祖父起了一个绰号:周家吹客。俗称:周吹。

周氏先祖一战封将,祖父是一“吹”成名龙阁。祖父这个会说话,会办事的本领便也成了“香饽饽”。于是,在苦水街,家长里短,红白喜事,邻里纠纷,人情说合,便有了“吹爷”忙碌的身影。凡经“吹爷”出面,没有办不圆满的事情。“吹爷”成了苦水街上的大众代言人。在我小的时候,尤其在我的发小巨海芳面前,我也就成了“周家吹爷的尕孙子”——周小吹吹,可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龙阁。祖父周文铎公在1998年的那个严冬时节,走完了其88岁的人生历程,在葬礼出殡时,苦水街人自发组织在苦水街南街的街道上聚集,举行了隆重的“众乡亲送行”仪式,这隆重的场合,感人的悼文,毫无疑问地表达苦水街的父老乡亲们对祖父无限的深情和怀念。这也是自1949年以来苦水街举办的首例“众乡亲送行”仪式。为苦水街做出贡献的人给予的客观肯定。

十年之后,我整理了祖父生前给我讲述的民间故事,编写出了《在那玫瑰花盛开的地方》一书,并以周小吹吹这一名字定为编著者,其主要目的之一是怀念我的祖父周文铎公和祖母缪钟兰妣,是他们将我拉扯养育长大,以报此恩情龙阁。之二是宣传周氏吹谱精神,继承发扬,将苦水周员外家文化挖掘整理,把苦水堡文化和苦水文化宣传推广向全国,这是我的执着文化信仰,坚如磐石。

又经历十年磨剑龙阁。我终将《李佛传奇故事》一书出版,这也意味着苦水周员外家从一世祖周瑚公到我们这一代周氏十六世孙对佛缘的传承和继承。关于李佛文化,我的祖父和祖母是苦水母子宫的功德主,我的父母又是苦水李佛文化的信仰者,而我,却又成了一名李佛文化的非遗项目传承人。也成了一名挖掘研究苦水和永登地方文化的周小吹吹。

不管我吹也罢,攒也罢,我就是我,一个苦水周员外家第十六世子孙——周小吹吹龙阁。忽想起风颠禅师李佛爷的民间语录来:汝遇山僧应有缘,莫问前三与后三。只要有酒就好,果然好供养。遂也斗胆犯浑口占一语:民间寻缘份,文化觅禅心。是非功与过,留给后人评说。

窗外的雨,开始下起来啦龙阁。不吹牛攒帮子啦,再吹就有点对不起苦水周员外家啦,趁着时光好做梦,挽起袖子加油干吧。趁着这秋天的雨水。以为序。

2022年8月13日写于永登青龙阁

周厚澎:字:三可龙阁。号:玫瑰街人,周小吹吹。苦水周氏员外家第十六世孙,70后玫瑰大叔,一个行走永登民间的追梦人,以苗汀之名闻达于兰州,兰州玫瑰天涯集团创始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