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Eye睛彩」北京协和医院眼科陈有信教授团队领衔:“一带一路”国家眼科专家研讨会第三期成功举办
中国是世界上眼病人数及盲人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为响应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贯彻落实“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的指导下,由中国医学论坛报携手北京协和医院共同发起的「因Eye睛彩」“一带一路”国家眼科专家研讨会于北京时间2022年9月24日上午举行,会议邀请 北京协和医院陈有信教授担任大会主席, 日本鹿儿岛大学医院Taiji Sakamoto教授、美国麻省大学医疗中心Haijiang Lin教授、北京协和医院戴荣平教授、北京协和医院陈迪副教授作为特邀嘉宾, 珠海国际眼科中心张康教授、爱尔眼科研究所马红婕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万文萃副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吴婵副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姜洋主治医师参与讨论,畅谈诊疗进展、分享实践经验YEX。
北京协和医院陈有信教授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参会表示感谢,并表示,北京协和医学院是中国首屈一指的医学院校,北京协和医院接诊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群体,也肩负着培养高质量医学生和青年医生的职责YEX。期望通过国际眼科专家线上交流与讨论,使我国眼科医生积累更多经验,为广大眼病患者提供精准医疗服务。
日本鹿儿岛大学医院Taiji Sakamoto教授基于日本视网膜脱离(RD)数据库,对日本大量的RD病例进行分析,发现玻璃体切除术(PPV)的三级失败率更高,提示PPV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RD,对于有晶体眼的黄斑RD,巩膜扣带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PV术中进行视网膜下积液引流与视网膜前膜(ERM)的形成相关,故Sakamoto教授不建议采用引流术;相比于气体填充,由于硅油填充可能带来的并发症及其自身毒性的影响,建议仅对较严重的患者使用硅油填充YEX。数据库的应用为眼科医生的手术选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全文
北京协和医院戴荣平教授分享了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与硬性渗出的相关知识YEX。DME患者OCT上的高反射点(HRF)可能提示血-视网膜屏障(BRB)的破坏及代表硬性渗出的形成趋势,且HRF与DME的风险和严重程度相关。阿柏西普通过同时拮抗VEGF-A和PGF,发挥抗新生血管和抗炎的双重作用,可有效修复BRB,减少患者的高反射点和硬渗的数量,改善患者的视力。
针对眼底病热点问题,大会主席 陈有信教授、日本鹿儿岛大学医院Taiji Sakamoto教授、北京协和医院戴荣平教授、珠海国际眼科中心张康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万文萃副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吴婵副教授、爱尔眼科研究所马红婕教授等参与讨论,发表宝贵观点YEX。 吴婵副教授就ERM促成因素、 万文萃副教授针对ERM手术策略提出了临床待解决问题。戴荣平教授表示,存在黄斑牵拉、视网膜前膜的患者会采用PPV术式,DME患者玻切术后给予糖皮质激素可提高视力,但未进行手术的患者则更多使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抗VEGF也是目前治疗硬性渗出的主要治疗方式,重度硬性渗出患者可结合视网膜下注射、PPV等方式进行治疗,临床中面对不同患者医生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张康教授表示,硬性渗出是在BRB受损情况下白蛋白和脂质的混合物由血管内漏出至血管外组织间隙而形成,抗VEGF治疗可以预防硬性渗出,但治疗已经存在的硬性渗出,促进吸收和缓解,仍面临挑战。 陈有信教授指出相比于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考虑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医疗资源的分配,中国医生更多采用硅油填充而非气体填充。 Sakamoto教授分享到,视网膜下积液引流术后激光光凝可能是ERM形成的原因;内界膜剥除术可有效减少ERM的形成,但可能导致黄斑裂孔,严重损害视力;美国专家多采用硅油填充状态下进行内界膜剥除术的方法,而Sakamoto教授倾向于先移除硅油,再进行内界膜剥除术,同时他建议其他医生可在安全的范围内尝试两种不同的术式;而对于糖尿病性RD患者,Sakamoto教授倾向于进行手术治疗,术中可应用重水预防黄斑区RD。马红婕教授认为,未来可以探索更加直接的方式清除硬性渗出,而非等待组织吸收。
美国麻省大学医疗中心Haijiang Lin教授带来角膜疾病的基因治疗讲题YEX。眼部的BRB及其免疫赦免状态为基因治疗提供了可能,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通过高效的病毒载体将药物表达在眼内细胞中发挥作用,对角膜疾病、视网膜疾病等均有重要的治疗意义,也在部分由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眼病的治疗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有一些基因治疗药物通过美国FDA批准进入临床,但仍有许多难题亟待解决,Haijiang Lin教授及其团队将继续在基因治疗领域攻克这些难题。
北京协和医院陈迪副教授探讨了如何将SMILE手术中的角膜透镜“变废为宝”YEX。圆锥角膜的患者通过异源性角膜透镜移植,增加角膜厚度,使患者角膜厚度达到进行交联术的标准,术后患者角膜稳定透明,视力得到提高。这些角膜透镜为纺锤状的角膜基质细胞,生长活跃,容易获得,可以用其进行高度近视的病理机制等基础研究。
最后,由大会主席陈有信教授进行总结YEX。此次会议涉及的4个主题均为眼科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前沿,获得超过23000次的点击量,「因Eye睛彩」“一带一路”国家眼科专家研讨会为中国眼科医生和国际专家提供了分享和交流的平台,不仅为大家带来先进的技术,也指明了眼科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鼓励更多有志之士投入到新领域的研究中,不断开发新技术、新疗法,为患者带来更多的获益。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编辑/曹淼
轮值主编/陈迪
主编/赵潺
监制/陈有信
评论